欢迎访问智能光纤系统实验室
lilinyi@sjtu.edu.cn
EN
CN
EN
实验室概况
科研方向
智能光纤通信系统
智能光纤激光系统
科研项目
成果展示
新闻动态
团队介绍
Leader
团队老师
博士
硕士
本科生
毕业校友
研究成果
期刊
会议
专利
照片分享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上海交大义理林教授团队 第七届光信息与光网络大会Gonic2024 史明辉荣获一等奖,李律荣获二等奖
11
10月
2024
新闻动态
义理林教授荣获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01
01月
2024
新闻动态
上海交大义理林教授团队智能飞秒激光器荣获光纤激光五年优秀成果
01
11月
2023
新闻动态
上海交大义理林教授团队李洁,王嘉琎,张旭光,蒋河林,王丹阳,段泽义,刘芳瑜荣获上海交通大学第八届“钱学森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30
09月
2023
新闻动态
上海交大义理林教授团队牛泽坤、杨航、李律、解云浩、史明辉、曾楚琰、 徐国志、戴辰昊、李莹、关小凯、段泽义荣获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银奖
25
08月
2023
新闻动态
上海交大义理林教授团队张旭光荣获 Advanced Fiber Laser Conference 2023 Outstanding Student Award
31
07月
2023
实验室概况
智能光纤系统实验室
LIFE, Laboratory of Intelligent Fiber Ecosystem
智能光纤系统实验室(LIFE, Laboratory of Intelligent Fiber Ecosystem),隶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旨在用智能技术解决光波在光纤中传输面临的关键挑战,主要面向光纤通信系统和光纤激光系统两个应用场景。智能光纤通信系统方向旨在解决长距光传输场景的非线性补偿问题和短距光接入场景的信道均衡问题,智能光纤激光系统方向旨在解决超快脉冲光纤激光器中的脉冲精确调控问题和高功率连续光纤激光器中的光谱精确调控问题。以上问题的解决分别涉及光纤非线性的补偿、利用和抑制,其共性关键问题为光纤非线性智能调控。
智能光纤通信系统方向研究目标:建设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光通信研究团队,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光通信系统物理层的全面应用;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关键技术在光通信系统中得到大规模应用。
智能光纤激光系统方向研究目标:建设国际知名的智能光纤激光研究团队,实现智能控制技术在光纤激光系统的全面应用;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智能光纤激光器的产品化,并在精细加工、精密测量、激光防御等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
科研方向
科研项目
智能光纤激光系统
智能光纤通信系统
查看更多
科研项目
参与863重大专项“光纤同轴混合接入系统演进技术研究”子课题。参与973计划课题“光波相位控制机理与毫米波稳相传输器件”(2012CB31560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重大项目子课题“100Gb/s光子路由集成芯片的基础理论、芯片设计及制备” (61090393)
智能光纤激光系统
光纤激光器分为脉冲光纤激光器和连续光纤激光器,LIFE主要面向飞秒超快光纤激光器和超大功率连续光纤激光器场景开展相关研究,其中飞秒超快光纤激光器主要利用光纤非线性实现超短超稳脉冲的产生,超大功率连续光纤激光器主要抑制光纤非线性实现超大功率输出。LIFE率先将智能控制技术引入光纤激光领域,将智能算法嵌入硬件平台实现实时智能控制,实现上述两个主要目标。
-智能超快光纤激光器
-超大功率光纤激光器
智能光纤通信系统
华为于2021年发布“后香农时代,信息产业面向数学的十大挑战问题”,其中涉及光纤通信的挑战为“光通信非线性信道补偿问题”,具体分解为光纤信道的快速精准建模问题和非线性补偿问题。通过光纤信道快速精准建模实现低复杂度非线性精确补偿,有望逼近线性信道香农容量限,突破光纤信道的“容量危机”,支撑通信容量的持续增长需求。LIFE面向这一关键问题开展持续深入研究,引入AI技术,设计适用于光纤通信系统的AI架构和算法,旨在突破光纤非线性补偿这一关键挑战。
-智能光传输
-智能光接入
成果展示
智能光纤传输仿真平台
实现光通信与人工智能算法的有机融合
点击查看大图 →
高速光接入网系统
构建大容量、低时延、低成本点到多点光纤接入网
点击查看大图 →
智能光电均衡方案
高速直调直检信号多通道光学均衡
点击查看大图 →
智能电域均衡算法
基于神经网络的均衡算法,补偿系统非线性
点击查看大图 →
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器自定义光谱展宽调控
翻转概率P值可调的准PRBS序列设计自定义多频电驱动信号设计
点击查看大图 →
光谱展宽模块集成化设计与光谱精细测量
扫频滤波方案:结构简单、分辨率100MHz、结合光谱展宽得到更平坦谱型
点击查看大图 →
智能锁模激光器
基于类人算法的智能锁模:结合人的逻辑和机器的精度
点击查看大图 →
光谱可编程的智能锁模激光器
结合时间拉伸与光谱智能识别技术,首次实现飞秒脉冲光谱精确智能调控
点击查看大图 →
智能双光梳激光器
能进行微米级精准测距和千赫兹级光谱测量的双光梳具有难以锁定,体积庞大,成本高昂等缺点
点击查看大图 →
30 Gb/s混沌光通信系统100 km光纤安全传输
实验演示30Gb/s NRZ-OOK信号的100km光纤的混沌加密传输和硬件同步解密
点击查看大图 →
相干检测和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助力混沌光通信长距传输
首次提出将混沌光通信与相干检测结合方案,混沌模拟信号传输损伤的盲算法补偿
点击查看大图 →
混沌光通信与相干光通信完全兼容的通信方案
通过神经网络对混沌发射机进行建模,再将模拟混沌加密信号调制到光域实现物理层加密
点击查看大图 →
智能光纤传输系统
光纤非线性是限制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核心问题
点击查看大图 →
智能光纤传输实验及仿真平台
集网络、控制、服务器、传输系统为一体的实验体系,实现端到端传输实验系统架构
点击查看大图 →
光纤传输系统全局智能优化
光纤非线性模型及其容量未知,通信系统的优化方向仍不确定
点击查看大图 →